
汉语标点符号的用法 Chinese punctuation
句号
问号
例如:我也不知道谁该去。
叹号
例如:我哪里比得上他呀!
顿号
分号
2.有时,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内也用分号。
例如: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,不分民族、种族、性别、职业、家庭出身、宗教信仰、教育程度、财产状况、居住期限,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;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。
原因:改用逗号便不易分辨前后两层意思,改用句号又会把前后连贯的意思割断。
冒号
2.在总括性话语之前用,以总结上文。
引号
①引用的话独立来用,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的里边。
例如:爱因斯坦说:“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,因为知识是有限的,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,推动着进步,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。”
②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,末尾不用标点。
例如:(1)“满招损,谦受益”这句格言,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。
(2)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,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,“形神兼备,充满生机”。
括号
①句内括号(注释句子里某些词语的)要紧贴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。
例如:中国猿人(全名为“中国猿人北京种”,或简称“北京人”)在我国的发现,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。
②句外括号(注释整个句子的)要放在句末的标点之后。
例如:有人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得5克铜,求有多少克氢气参加了反应,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占多大体积?(氢气的密度是0.09克/升)
破折号
①破折号和括号的用法不同: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,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,只是注释。
②破折号的其他用法:
<1>标明话题的突然改变。
<2>表示声音的延长。
<3>表示事项的列举分承。
省略号
2.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。
着重号
间隔号
例如:列奥纳多·达·芬奇
2.表示书名与篇(章、卷)名之间的分界。
例如: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
书名号
2.注意:书名号的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,外边一层用双书名号,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。
例如:《<中国工人>发刊词》
分隔号
例如:春眠不觉晓/处处闻啼鸟/夜来风雨声/花落知多少。
2.标示诗文中的音乐节拍。
例如:横眉/冷对/千夫指,俯首/甘为/孺子牛。
3.表示“或”。
4.表示“和”。
5.分隔层级或类别。
例如: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:省(直辖市、自治区)/省辖市(地级市)/县(县级市、区、自治州)/乡(镇)/村(居委会)。
1.句号、问号、叹号、逗号、顿号、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,居左偏下,不出现在一行之首。
2.引号、括号、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,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。
3.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,中间不能断开。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。
